天然山水构成一幅精美的阴阳鱼图
-----辽宁 桓仁县太极八卦城考察随笔
曾祥裕 曾海亮
世界太大,人生的视野受各种限制,不知道的东西也太多。在我记忆中中国大陆有两个地方叫八卦城,一是新疆的特克斯县因八卦布局而闻名;二是浙江兰溪诸葛八卦城。
曾祥裕风水团队漫游辽宁时,才知本溪桓仁县也号称太极八卦城。
这座辽宁东部的一座小城,建县百余年来,她远离尘世的喧嚣,静卧于长白山苍茫的余脉中,呼吸大自然的质朴,吐纳着天地灵气,逐渐成长为山川秀美的一座山水旅游城。
经专家重新发现后,这座“八卦古城”经过新闻炒作也开始有点知名度了。
桓仁县太极八卦城之说的由来。
这要感谢北京专家的一次意外发现。那是二000年春天,北京大学考古专家王恩涌、吴必虎到桓仁考察时发现桓仁县城形似“八卦”,并把这一发现公布于众。两位学者称,桓仁古城旧址虽然已经被建为马路或民宅,但其格局却依然保持着八卦的形状,航空照片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八卦图形,县城内几条独有的斜巷也都是八卦城的产物。
依我所见,桓仁古城形似太极八卦,早有记载,只是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。
现在各地都在处心积虑地打旅游牌,桓仁不能免俗,也不过是借专家之口,进行一番新闻炒作,让藏在尘土的金子重现光芒而已。
这应了一句诗“风雨荡开展画卷,沧桑洗尽皆物华。”
据考证,桓仁古城建于清朝,1876年(光绪二年)河南祥符人章樾受命协办建县前的怀仁(今桓仁)垦务。
当时清王朝规定,在5年内将人口增至5万人,方可设县任知府。但建县前的桓仁经过了200多年的封禁,全县面积6000多km2,仅有违禁潜入垦荒者2.6万人。1877年(光绪三年)怀仁终于被批准建县,并由章樾负责建县之事。
为了选好县城城址,使其真正成为桓仁的经济文化中心,章樾颇费心血。
传说,章樾最初将县城选址于浑江西岸六道河子荒沟门。
但听到懂风水的部下陈本植一番话:
“城迁江东,利于安宁;久而化之,盗贼归从;风调雨顺,物阜年丰;山环水绕,人杰地灵;可免君过,可为民功;君若不信,可登五女峰;登上五女峰,自见分明。”
章樾便出巡,登上五女山游览,在五女山点将台俯瞰浑江、哈达河时,看到了两条河流依山势在山间婉蜒盘桓,形成天然的太极图形。
古代的官员一般懂得易经,章樾打发衙役划小船到江东八里甸子取土与江西的土比重量,果然江东的土重于江西。
这就说明江东建县城根基深厚牢固。
章樾请示盛京,盛京将军奏准朝廷开始于江东八里甸子建城。
于是,桓仁城就建立在这阴阳鱼的阳极 (阴阳鱼的阳鱼眼睛上),并按照八卦图形施工建设。
建城之前,先是勘察设计了一番。
按照东南西北,山脉走势,水流去向,确定八卦方位。
城池为八卦形。
设置三门,东门叫宾阳门,西门叫朝京门,南门叫迎薰门,北边建城楼与东西南三门相同,只是不留门不修护城壕,因为北门后边有山脉延伸进来,怕断了山脉的来势。
城作成八卦形,以接纳八方之风,门开三光(日月星)以此来培育和树立三才(天地人),象征天地人的和谐,上应天文下顺地理,中展人之才能。
而且按照东:震、雷,东南:巽、木,南:离、火,西南:坤、地,西:兑、泽,西北:乾、天,北:坎、水,北东:艮、山的方位对应水势山脉,讲究相辅相成,无不具有象征性。雉堞三百八十四,门楼三间二层,所修所建无不求工。
城墙高一丈六尺,城墙上宽一丈四尺。城增上没炮位,墙外修壕,以备守御。
八卦城周长三里。这在当时是个大工程。章知县发动民工,从光绪四年到光绪八年(1878——1882年)早春建成。
八卦城竣工之际,知县章樾在他所撰写的《初建怀仁县碑记》中写道:
相度形势。览择斯土,两江带环兮,气聚风藏,五柚屏到兮,原蔽形固,城像八卦,以宣八风,门开三光,以立三才。
这里既提到了章樾根据山列水还的形势建八卦城的初衷,也表达了他以此来接日月星辰,培育和树立天地人三才的希望。
中国古建筑能够留存下来为现代人造福的案例太多。
这要感谢古代的官员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,把民生工程当作千秋功业来做。
然而,一百二十多年的风雨过后,桓仁古八卦城只剩下了西南处一段二十多米长的城墙。
近年来桓仁县政府认识到古城修复的意义和价值,决定用20年到50年的时间把现在的桓仁县城建设成新的八卦城。
我认为 桓仁县不能仅仅从形式上打造太极八卦城,如果由此深度挖掘易经阴阳文化,赋予桓仁古城一层深厚的文化内涵,则更耐人寻味。